推荐

新民晚报:电视台用沪语播新闻观众增3成 网友称倍感亲切
时间:2012-10-5 1:40:04,点击:0

 

上海电视台《新闻坊》首次尝试用沪语播出周末版,收视率即高达6.1%,超过了当周其余6天普通话版《新闻坊》的收视率,令人惊喜的是,由于周六晚上通常是人们外出旅游、会客、娱乐、交友等活动的高峰,这也是《新闻坊》一周中收视率的低谷,改说沪语后收视率竟比之前一个周六猛增了30%。

 

网上热议很热闹

 

网上引起的热议同样证明了这一点。主持人黄浩和一雯在石库门客厅内围坐沙发,一搭一档“嘎三胡”,用沪语来播新闻、聊新闻,他们说地铁中的事件,侃黄梅天的变化,许多观众对此感到耳目一新,而且听到乡音倍感亲切。有的说:“上海闲话报新闻,灵额!”有的说:“听到新闻坊用上海话讲了。感觉很亲切。”有不少网友甚至还表示,“沪语播报每周一次太少,最好是每天都有。”“能不能每天用上海话讲啊?我保证天天看”。

 

网上也有个别人担心沪语节目会冲击普通话,其实这不必多虑。试播沪语版一周只有1期,这在《新闻坊》中也仅占七分之一,在整个上海电视新闻中,更不到百分之一。而且,沪语版《新闻坊》也没有放弃听不懂沪语的观众,它用文字标注正在直播的沪语提要,它播出的新闻片也均用普通话。

 

尝试具有突破性

 

实际上,沪语节目在上海荧屏上一直深受观众喜爱,这一点,《老娘舅》《一呼“柏”应》《阿庆讲故事》《快乐三兄弟》等节目的收视可以作证,当年沪语版电视剧《孽债》《何须再回首》《夺子战争》等引起轰动也可以作证。这次沪语版《新闻坊》播出之所以引起热烈反响,是因为除了在上海广播中已有的名牌栏目《阿富根》外,沪语还从未真正进入到电视新闻节目之中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《新闻坊》的这一尝试具有突破性。

 

在上海的电视新闻节目中,选择《新闻坊》进行沪语尝试是最适当的。坊,其字义就是街巷街坊的意思。在具有石库门风情的《新闻坊》中,使用沪语其实是最“接地气”的,因为,在上海市民的街谈巷议中,老百姓使用最多的就是沪语,一些新上海人也已经用学说沪语在融入这座城市。

 

男女搭档很默契

 

首期沪语版《新闻坊》播出后,人们对主持人黄浩和一雯这对男女搭档大多还是予以肯定的。现在网友提出的建议主要有两点,一是认为他俩的沪语播报十分流利,配合默契,没有吃螺蛳和冷场。但略显不足的是,一雯的沪语个别咬字吐音没有黄浩标准、地道。二是《新闻坊》中插播的新闻片依然还是普通话版,有人也建议改配沪语版。

 

现在能说一口地道沪语的电视主持人不多,这一点可从《新闻坊》没有全部使用“现役”的新闻主播们就可以看出,一雯就是从电台借来的,本身不是新闻主播。一雯的沪语说得虽然不如黄浩标准,但她从小是在上海长大的,虽然用老上海人的眼光看有点不够标准,但她却与上海大多数的70后、80后、90后说的有些变化的沪语更相似。因为,沪语本身就是在流动变化之中的。我们应该予以宽容。何况,年轻的一雯还可拜师,向老上海们学习更地道的沪语发音,以逐渐适合沪语主持。

 

顺应民意有基础

 

至于《新闻坊》中播出的新闻片是否要改配沪语版,这一点也完全可以通过渐变进行尝试。沪语作为方言,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遗产,也承载着上海众多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海派文化,然而,近年来沪语的生存现状却不容乐观,尤其是新一代的孩子,能说沪语的已不多。因此,对于如何保护传承沪语,上海“两会”代表多年来一直在奔走呼吁,许多上海市民也为此深感忧虑。这次《新闻坊》顺势推出周末沪语版,其实就是顺应了这一民意,收视率的猛增也说明它已赢得观众认可,拥有群众基础。保护传承沪语是需要载体的,没有载体只能成为一句空话。作为载体,《新闻坊》就很合适。

 

打印】【关闭
   

崇明  崇明电影网  崇明商家网